close

日本首相菅直人日前就日本殖民統治韓國歷史發表道歉談話,韓國政府迅速回應表示肯定,尤其對日本將“歸還”朝鮮時代的王宮典籍“表示贊賞”。然而,韓國媒體近日披露,日本方面原文中使用的是“移交”,被韓國外交通商部有意翻譯成“歸還”。一詞之差,折射出日本對于歷史的態度,引起韓國媒體的強烈批評。

據報道,菅直人10日發表韓日強制合並一百周年談話,表示“將盡快移交《朝鮮王室儀軌》等來自朝鮮半島的珍貴書籍”,但在韓國外交通商部當天公布的韓文譯稿中,菅直人所說的“移交”變成了“歸還”。為了更顯眼,外交通商部還對“歸還”一詞進行了加粗處理。

韓國媒體在了解真相後提出了批評。《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等報紙尖銳地指出,“移交”是把自己擁有的東西交給別人,而“歸還”是指物歸原主。面對記者的詰問,韓國外交通商部一開始解釋稱:“菅直人在國內發表講話時使用的是‘移交’,但日本政府發給韓方的韓文譯稿中使用的是‘歸還’一詞。”韓國外交通商部就此認為,“日本政府的態度有所轉變”。但事實上,據報道,絕大多數韓國民眾和民間團體對菅直人的談話內容並不滿意,認為其內容與村山談話等此前日本政府的表態相比“沒有進步”。

韓國記者對外交部門的答複並不滿意,繼續追根問底,又查出外交通商部所說的日本政府提供的韓文譯稿,實際上是韓國駐日大使館翻譯的。外交部對此解釋說:“有關負責人誤認為是日本政府翻譯的譯稿。”《朝鮮日報》不無譏諷地寫道,事實上,日本從未使用“歸還”一詞,但韓國國內卻掀起了“日本態度發生轉變”的騷亂。

韓國媒體表示,韓日兩國在過去的協議或聲明中也曾使用不同的措辭,比如說日方稱“天皇”,而韓國稱“日王”。但此次錯譯很嚴重,甚至有人懷疑是“故意歪曲”。《中央日報》的報道指出,日本在用詞方面是相當考究的,菅直人強調“考慮到有關法律上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因此使用了‘移交’一詞”,也是為了明確突出這兩個詞之間的差異。

又據《中央日報》報道,韓國外交人士在被一再追問之後,竟然回答稱:“我們不想使用‘移交’這個詞,因此故意翻譯成反映韓國觀點的‘歸還’一詞。”《中央日報》由此慨嘆道,任何一個韓國國民都希望日本是“歸還”而不是“移交”朝鮮王室的圖書,但怎能因為原來的措辭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要把別國首相的談話按照自己的心情來翻譯?

《中央日報》的文章指出,“真正理智的做法是通過正確的翻譯,將日本政府的想法准確傳達給韓國的國民,剩下的事情就是該追究的就追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全通翻譯 的頭像
全通翻譯

全通翻譯/翻譯社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