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0-05-05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  

         幾個月前,馬總統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說,兩岸統一要看「The next decades」的發展。老美一般不會這麼說,報紙自動修正掉「s」;如此一來,未來數十年變成「未來十年」,綠營立即扣上「急統」大帽子。總統府費了好大勁澄清。

         當時,我們提醒馬總統,元首應以國語接受訪問。可惜,這些提醒就像東風過馬耳,總統依然故我,結果又惹出這次的「NEVER」風波來。

         歐洲人只要受過高等教育,必然精通兩、三種外語。但,他們的領袖在正式官方場合絕不會秀外語。

         首先,這涉及「國格」。元首代表國家,外交場合不說國語,會給國民「媚外」之感。

         而且,外語再怎麼精通,總不及母語精準、流利。溝通時不用母語,等於自己放棄語言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翻譯可以提供緩衝,政治人物可以利用翻譯時,整理思緒,琢磨遣辭用字;甚至,事後反悔還可「歸咎」翻譯「不準」。

         澳洲總理陸克文精通中文。但只把中文當做「套交情」的工具,應酬、寒喧時隨意揮灑。一到正式場合,除了問候之外,絕不會以華語表達意見。

         馬總統,與其老為一個英文單字惹爭議,下回何妨還是用國語受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