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他,為不諳中文、活在低下階層的南亞人士,搭起了增值橋樑。50歲尼泊爾裔的Gurung Rit Bahadur(Rit),96年來港後一直做地盤工,兩年前因工傷致不良於行。他偶爾發現香港社福機構的培訓課程、報名表等,大多只有中文,社工找有心人翻譯成尼泊爾文,惟錯漏百出,於是他毛遂自薦幫手,並義務向南亞裔同胞宣傳課程,自己亦參與其中,現已學懂用電腦繪圖做宣傳單張,現更將受聘於培訓中心成為正式員工,「尼泊爾人難享社福權利,因為很多只會寫中文,我們不懂看」。

 

操流利英文 無用武之地

 

走路時一拐一拐,生於尼泊爾的Rit,在香港幹苦活10多年,從不後悔。他在尼泊爾時主攻農業科學,大專畢業後入了政府當公務員,當時所領取的薪金,對尼泊爾來說,相當不錯,為追求更好生活,1996年決定到香港定居,不過年輕時所讀所學的,在香港變得無用武之地,就算說得一口流利英文,但因香港僱主很多都不講英文,唯有跟朋友到地盤打工,「學歷在香港沒有用,只可靠勞力,感覺難受」。

重頭開始,落地生根,來港首兩年開足工每月可賺到萬餘元,高峰期更試過一個月賺2.6萬元,可惜不久碰上金融危機,試過連續數月沒工作,其後一直捱着開工不足的日子。兩年前,一次兼職做清潔工作,被同事撞跌從高處墮下,再遭工車輾過腳後嚴重受傷,結果不能走路、攀高及拿重物,要做粗活,更是不可能了,幸獲公司工傷賠償,「工傷假時,我想幫多些尼泊爾同胞」。

 

工傷後投身義工

 

在申領工傷賠償期間,他陪朋友到了元朗職工盟培訓中心,發現中心很少英文宣傳品,而譯有尼泊爾文的單張則錯漏百出,與中心經理溝通後,才發現原來中心亦有意為少數族裔提供專業培訓,只是大家言語不通,故從不知道,「中心找了一些在香港長大的尼泊爾人做翻譯,但那些人本身尼泊爾文都好差,他們寫的,沒有人明白」。於是,他當起義工,在香港人及南亞人之間搭起了橋樑。

 

獲培訓中心聘為長工

 

培訓中心受到微軟資助,開設廉價電腦課程,他幫手募集了22人,由於全班均為南亞裔人士,中心聘導師以英語授課。他說,上了基本電腦、平面設計及電腦維修課程後,更可與仔仔一起玩電腦。

該中心經理馮繼遠表示,大部分社福機構受資源所限,就算僱員再培訓課程、勞工處求職資料,很少以英語提供服務,但自得到Rit的協助後,則更明白南亞族裔的需要,「原來他們一見到中文,讀不懂就掉頭走,不會再來」。他說,中心將會聘請Rit 為職員,盼可繼續推動南亞裔人士自我增值。

轉自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431389/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全通翻譯 的頭像
    全通翻譯

    全通翻譯/翻譯社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