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每次去歐盟有關機構參加各種會議,都會被環繞會場一大圈的同聲傳譯工作間的數量所震撼。語言翻譯問題是歐盟每天面臨的最大的技術難題。
本月初,歐盟委員會提出將英語、法語、德語作為歐盟“共同專利體係”的官方語言,以減少專利申請時高昂的翻譯費用,同時促進歐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提升競爭力。但此項建議遭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強烈反對,他們提出,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也應成為“共同專利體係”的官方語言。
由于要進行多語種翻譯,歐盟的專利申請費用其高無比,這令想獲得專利的歐盟國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望而卻步,最終導致歐盟的競爭力大打折扣。其實,不僅申請專利涉及到語言翻譯的問題,其他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在歐盟都變得成本居高不下、復雜程度超出想象,原因之一也是語言翻譯問題。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主權國家成員國之間相互融合程度深、政治經濟相互依賴性強的國際組織,歐盟自成立以來一直遵守“國家不分大小,語言一律平等”的原則。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的第一個決議,就是關于保護語言多樣性的規定。當時的出發點是強調各成員國一律平等,通過不限制工作語言的數量來顯示這個大家庭有別于一般的國際組織。但50多年以前歐盟成立時只有4種工作語言、24個翻譯,而今天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則有23種官方語言。特別是,在歐盟急劇東擴的不到4年的時間裏,官方語言從11種增加到了23種,而23種語言的互譯可以組成506種組合。歐盟委員會翻譯總司是整個歐盟體係中最大的一個單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翻譯服務部門,有2500名職工,每年為歐洲聯盟的企業、公民和歐盟成員國翻譯200萬頁資料。相比50多年前,現在翻譯的工作量差不多是那時的100倍。因此,每年用于語言互譯的翻譯服務開支巨大。目前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共雇傭約5000名翻譯,一年的總開銷高達7億歐元。據不完全統計,歐盟每天需要近3000名專職翻譯和臨時翻譯,比聯合國多10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