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到大,我們看港劇,日劇,韓劇,美劇,看到翁美玲演的黃蓉出來,馬上魂飛魄散,父母不讓看,我們就絕食,好在父母自己也很快迷上黃藥師,全家在九吋的電視機前看《射鵰英雄傳》,聽〈相伴到天涯〉,「依稀往夢似曾見,拋開世事斷愁怨」,深深覺得天堂不過如此。

 從《霍元甲》到《上海灘》,從《排球女將》到《血疑》,從《冬日戀歌》到《大長今》,港劇、日劇、韓劇接連地在我們的螢幕上走一遍。與此同時,自《大西洋底來的人》開始,美劇就一直牢牢佔據著電視劇收視率的半壁江山,一直到今天的《24小時》、《廣告狂人》,我們就沒跟美劇見外過。比如我自己,八年前迷上傑克·鮑爾,從沒變過心,儘管他的套路我也熟悉了。我們看啊看,看啊看,雖然《渴望》紅的時候看王朔,《圍城》紅的時候看錢鍾書,但是,國產連續劇還是國產連續劇,影碟開始上市的那幾年,沒人跟我推薦過國產連續劇。

 因翻譯能力而獲得自由

 日韓美劇就不一樣。走進影碟店,小伙子溜我一眼,回身從後面的架子上取下兩張碟,我也溜一眼,稍有猶疑,小伙子就擲過來說明:「日劇!」或者是,「美劇!」我要再猶疑,他就會呼哧從我的手中把碟要回。為了自尊心,我買過不少日劇美劇,雖然常常失落,周潤發和馮程程的時代永遠結束了,但是,影碟店小伙的那一聲「美劇」,的確擲地有聲,就像小時候我媽讚一個東西好,就說「到底是上海產的」。

 不過,形勢變了。開始是,留學生回來過年問,哎,聽說《激情燃燒的歲月》有點意思,講什麼啊?後來就不斷有人託我買《雍正王朝》買《大宅門》買《走向共和》買《劉老根》,再後來更激烈了,我們帶朋友去買碟,朋友對老闆娘說,最近的國產歷史連續劇,全部要!搞得老闆娘一下倒慌了,以為是便衣查盜版。我穩住老闆娘,告訴她這種事情以後會更經常的發生,因為像我吧,《暗算》、《潛伏》、《蝸居》這些電視劇,都至少買過十張以上,尤其,我們推薦給那些看不起電視劇的朋友,並且正告他們:再不看國產電視劇,你就不能算中國人了。

 Niubi(編按:牛逼)已經成了英文,從前「I'm serious」翻譯成「我是西爾瑞斯」是字幕翻譯的笑話,現在「Jack, Slow Fuck」譯成「捷克斯洛伐克」是妙譯生花,我說的不是無聊當好玩,粗俗當幽默,而是,當我們的翻譯能力可以傲視原文的時候,我們獲得了自由,不僅不必亦步亦趨,而且重新發明語言,我們把勃勃生機灌輸到語言中去,無論是粗口還是雅言,我們把勃勃生機帶入藝術,重新確立這個世界的美學,所以,看奧斯卡大贏家的《拆彈部隊》,(編按:台譯《危機倒數》),怎麼看,我都覺得不能跟咱們的《十月圍城》比。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全通翻譯 的頭像
全通翻譯

全通翻譯/翻譯社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