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Google模式》這本書,在第75頁,施密特寫了這麼一段話:「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另一個被視為開明管理的標準實務典範,但可能對聰明、投入的員工構成侮辱。其實,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句話本身就是問題:對許多人而言,工作是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不能分開。最好的文化是邀請員工、並使他們以有益的方式工作過度,讓他們在工作地點和家中都有相當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所以,如果你是經理人,你的職責是使工作生活愉快充實,你的主要職責不是確保員工週而復始地每週工作40小時。」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476&path=h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目標,也有想法,更有執行力,但一點也不喜歡做計畫。我承認,是沒能力做計畫。寫文章也一樣,我沒辦法符合老師教的方法,先擬大綱再寫作,我總是寫完文章才補大綱(完完全全由下而上的思考)。

不做計畫不見得是件壞事。很多人做完計畫,就以為自己已經完成夢想,然後就當沒事,不再行動。我也發現,很多人一邊做計畫,一邊打退堂鼓,想東想西,太多顧忌,還沒行動,就放棄。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471&path=h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我這顆天生阿Q的腦袋來思考這件事,怎麼看都覺得是我們女人占上風(搧羽毛扇)。在無太大的經濟負擔之下,我們至少還有得選擇。要麼在家當個全職媽媽全程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雖辛苦但也快樂。也可選擇回到職場與男人肩並肩作戰,回家再享天倫之樂,當個蠟燭兩頭燒不完的女超人。

基於本人相信在家庭與職場抉擇的天人交戰之中,女人比較有選擇權,因此我想呼籲每一位女性同胞務必好好珍惜手中的這份權利。對現實考量仔細做評估,與家人商量後再做決定,別輕易受外人的影響,畢竟日子還是要自己過。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567&path=h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封為最偉大的女演員的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你可能不知道她的情路其實走來坎坷,第一任老公 Mel Ferrer 是名導演,卻常常被人稱為「Audrey Hepburn的先生」。兩人擁有13年婚姻,最後才在31歲,懷到大兒子 Sean。有人說Mel是靠著Hepburn的名氣得到拍片機會,也有人說反之他以精準的眼光打造出她最精華的光輝歲月,但無論如何,情人之間容不下這麼多流言蜚語,兩人在1966年離婚,離開後,Hepburn第一件事就是把長髮剪掉。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658&path=h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仔細想想,我退休之後,似乎更積極地做了許多事。離開學校和醫院之後,變得更為自由,也活得更有創意,包括提供諮商和尼泊爾志願醫療服務、照顧育幼院的孩子們、研究石佛、去網路大學上課、從事青少年性諮商活動及老人教育等,做了各式各樣的事情。

但是,這些都不是有人叫我做才開始的事情,全都是我自己想做而去實行,至今,我仍然樂在其中,因此,每天都過得很幸福。若是希望好好地度過漫長的老年時光,請拋開茫然無措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其希望安穩度日,不如想想如何盡情地揮灑時間。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655&path=h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新手父母,最應學的第一句話,就是「This is my business!」。翻成白話一點說,就是「這是我家的事!外人不需要管太多!」在台灣,很多路人對於小嬰兒有極高的興趣,看看、逗逗小孩也就罷了,其他多餘的舉動與詢問,其實對新手父母都無濟於事,只會無端造成惱怒與困擾而已。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613&path=f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當父母之後,才發現育兒相關的知識,常常令人眼花撩亂。似是而非的論調所在多有,不停地困擾著時間所剩無幾的家長們。面對這樣的景況,若無一套判斷準則,肯定會淹沒在大量資訊之中,隨時都有滅頂的可能。自己淹沒就算了,但若是牽扯到小孩,搞不好最後會變成雙重打擊,賠了夫人又折兵。

關於健康或醫藥新聞,新聞媒體最喜歡的作法,就是將國外通訊社、國外新聞或報紙的稿子,直譯成中文,既有話題性,又可佔掉版面。但這些披著狼皮的「科學新知」,大部分都是單一研究,到底能不能反覆驗證,根本是問號,社會大眾根本無從得知。除非你是這一個領域的專家,願意進科學資料庫搜尋一番,才能確認媒體所報導的東西是真是假。但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抄抄寫寫很容易,常常沒附資料來源,翻譯上也可能出現錯誤。但真要查證起來,起碼都要花掉大半天的時間。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680&path=f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是一連串重複工作的組合,本應「有峰有谷才精彩」,大多數的人享受穩定,卻換來無趣;願意積極接受挑戰者,得到變動後帶來的大好機會,卻也損失了獲得穩定成就的身心靈平衡,選擇的過程有一部分是個性使然,但我更喜歡稱它為「機會成本」,選擇調動至艱困業務區與否,就看明倫這個階段的職場目標。

文章出處: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696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