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腦電波 打開癱瘓者心窗
2012年04月29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health/html/2012/04/20120426_184840.shtml
科技可以幫助神經肌肉傷殘的人士,透過輔助工具與人溝通,例如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但代價不菲。現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研發出一個「腦機介面」系統,將腦電波轉換成繁體中文字,讓全身癱瘓而無法說話的病人,有機會打開心窗。
病人只要戴上有16個接觸面的無線腦電波接收器,面向電腦屏幕上的中文筆劃輸入介面,想着自己要寫的筆劃,接收器便能收到筆劃的指令,將中文字逐筆寫出來。
研究人員費盡心思,解決最困難的兩個元素:必須準確解讀腦電波發出的信息,以及配合簡單易用的中文輸入系統,用起來便得心應手。
操作簡單 用者為本
參與項目人員方卓敏表示,系統選用了近似香港手機最常用的「T9」筆劃輸入法。他表示:「我們曾考慮其他輸入法,例如倉頡,但使用者可能需要10天至半個月才學懂應用,而筆劃輸入法只須五種筆劃,分別是横、豎、撇、捺、勾,每一個漢字都可以用這五種筆劃組成,對使用者來說,方便得多,介面亦可以大大簡化。」
運作時,只須輸入單字起初的幾個筆劃,系統就會自動搜尋可能適合的單字給使用者選擇。
然而,最困難的是如何令系統既穩定、又易用。方卓敏說:「以往的原模,每次使用時,頭上要戴上32根電極,繫著大堆電線,其後針對這弊端,找了一個便攜式無線腦電圖儀,只有16根電極,裝置過程比之前的系統快得多。」
零的突破 表達自己
介面方面,以往會把選用字放在屏幕一個四方形框架內,一行一行排列,每次顯示廿多個字,使用者單是選擇字時,已花了很多時間。其後作出改善,將五個字,放在一個圓形內,令使用者一目了然。
好像「你好」、「午安」、「中文大學」這些簡單的短句子或詞語,由接收、識別到翻譯過程完成,需要三至五分鐘,而且準確度會因應環境和使用者情緒的變化而出現差異,最高有七至八成。
研究團隊表示,系統無疑比直接說話、手語或手寫表達,慢上數十倍;然而,對於嚴重癱瘓的病人,可說是身處於完全「與世隔絕」的世界,新系統突破障礙,令他們可表達自己,即使只是簡單片語,已是難能可貴的「零的突破」。
免費下載 鼓勵使用
為設計這套輸入系統,中文大學的研究團隊,獲政府《無障礙輔助科技研發基金》的19萬元資助,花了一年時間完成。同類型醫療用的腦電波系統,成本由20萬至50萬元不等,而「腦機介面」製作成本較低,腦電波接收器是美國製造,每部售價約6,000元。相關的軟件系統和用戶指南,一個月內可供市民免費下載,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賴錫璋表示,外地已有類似研究項目,利用腦電波轉換成英文字母,今次研發的項目可說是首次輸入中文的裝置。
「我們資助這個計劃,讓機構去開發一個能用腦電波轉換成繁體文字的儀器,對於一些不懂英文而身體癱瘓的人士,能讓他們透過文字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研究項目,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無障礙輔助科技研發基金》的九個資助項目之一。項目展覽會5月11日至14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