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教你的英文好字
好萊塢很會炒作外星人這個話題。電影《ET》是一個尚稱可愛的外星人先來地球探路;《ID4》(星際終結者)裡,外星人攻打地球,結果美國總統率領全世界的空軍進行反攻;《Transformer》(變形金剛)是正反兩派外星機器人在地球大打出手。到了《Avatar》(阿凡達)的時候,人類已經去外星殖民。
在今年暑假第一檔,好萊塢又讓外星人與正在夏威夷外海演習的多國艦隊發生海上大戰。結果此一被形容為海上版《變形金剛》、結合聲光效果的外星人再次入侵地球的電影《超級戰艦》(Battleship),上映後大賣。這部年度商業大片,耗資兩億美金,動員美國海軍著名軍艦密蘇里號,更由當紅流行音樂女歌手蕾哈娜(Rihanna)與超級泳裝名模布魯克林黛珂(Brooklyn Decker)參一腳演出,還沒上映之前,就已造成轟動。
該片導演、男女演員更在美國海軍的配合之下,登上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開記者會作造勢宣傳。電影公司賣力廣告、媒體的後續報導、票房叫好又叫作之後的口耳相傳,使你想要不接觸到這部電影都很難。
“ship”是「船、艦」的意思,從《Battleship》的片名來看,應該不難猜出“battle”是「戰鬥、戰爭」的意思。國際職場裡雖然沒有太多「戰鬥、戰爭」的話題,但是“battle”卻是一個常用字。在多益測驗裡,它有可能出現在閱讀測驗的文章中,比方說書評、新聞報導等等。
我們可以從“battle”這個字,學到許多好字。因為它的字裡有一個英文的重要字根:“bat”。這個字根,有「打、打擊」(to beat)與「戰鬥、作戰」(to fight)的意思。
字根“bat”恰巧也是一個英文字,它是名詞的「棒子」與動詞的「擊球」。其字義與字根義與「打」也有關。
beat
英文字“beat”與字根“bat”其實系出同源,中間的“e”與“ea”的差別只不過是母音aeiou之間的轉換。“beat”有「打、擊」的動作與「打敗、戰勝」的意涵。
例句:
He beats his son.(他打他兒子。)
We are facing a problem that beats even the experts.(我們正碰到一個連專家都被難倒的問題。)
battle
超級戰艦裡的“battle”是「戰鬥」,來自字根“bat”的“to fight”。
有一個與“battle”有關的片語是battle it out;介係詞“out”有「出去」的意思,把所有的人員武器裝備都拉上戰場,不惜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所以battle it out是「奮戰到底」。
例句:The two teams battled it out for the only qualification.(這兩隊為僅有的資格賽位子奮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