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電影你看懂了沒?」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一旦少了字幕,這樣基本的問題卻令人難以答覆。

享受一部電影除了看劇情與聲光特效,台灣觀眾還得特別仰賴中文字幕,藉此了解電影內容與笑點。字幕是訊息傳遞的橋樑,當翻譯通順時,它的自然不讓觀眾感受到它的存在,因它與電影融成一體,使觀影經驗也隨之提升。反之,誤譯或不順的字幕會讓好片變成偵探片,偵探片變爛片,大大增加觀眾的觀影痛苦感。如此不可或缺,又如此講求品質,這座跨越語言的橋由一群隱身幕後的譯者辛勤建造,大多數觀眾都曾享受過字幕帶來的便利,卻鮮少了解這群造橋者的辛酸血淚。

電影觀看形式很多,從院線大銀幕、DVD、有線電視甚至電腦下載……等,不同的形式都由不同譯者專司,因此會產生同電影不同頻道,翻譯也跟著不同的情況。此外,不同影片類型也會牽動譯者群,好萊塢院線、外語片、獨立製片、影展片、影集等等都各自有其譯者。由於台灣翻譯人手眾多,一般大眾對翻譯的印象多停留於兼差性質,導致翻譯品質參差不齊,事實上,專職翻譯者並不少,多負責主流觀影媒介,有一套翻譯流程,作品也有一定水準。只是不同譯者會根據片型而改變文字風格(本土化、口語化),挑戰觀眾的接受度,加上字幕一行有字數限制,在涵義呈現上偶爾美中不足,但仍是譯者們絞盡腦汁後的成果,其辛勞一言難盡。

打扮年輕、熱愛電影是Sara(陳家倩)給人的第一印象。當問及其歷練與作品時,不得不倒抽一口氣,原來,我們早已透過電影院、大銀幕下方的文字次次相會;甚至,還成為【電影英文】專欄中「別看字幕」單元的評論對象(若有觸犯,深表歉意)。Sara專翻美商好萊塢院線片,她的最新作品是即將上映的《醉後大丈夫2》,前陣子的院線作品則包括《啟動原始碼》、《藥命效應》、《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等知名影片。Sara笑稱自己超宅,但很喜愛如此自由的工作方式,也樂於將此視為終生職業。藉著本次訪問Sara,放映週報帶讀者幕後直擊字幕譯者一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請談談您的求學背景。當初如何踏入電影字幕翻譯這行?

Sara: 我從小就對英文及電影有興趣,不過研究所前並沒有接觸翻譯。我大學就讀於政大,畢業後去日本名古屋大學讀研究所二年,因興趣不合未拿學位,回國後取得輔大翻譯所文憑,又去英國一年攻讀電影研究(Film Studies),現在就讀輔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翻譯所研一時期因同學介紹開始中翻英一些公家招標案等;研二時,因喜歡電影,想嘗試影視翻譯,應徵上群輪(HBO, Cinemax, Star Movies)的小螢幕電影翻譯工作。從英國回來後想試試大螢幕,一來酬勞較優,二來較有成就感,於是向金馬影展聯繫,翻譯了幾部影展片,確立對電影翻譯的興趣,後來轉向美商自薦(博偉、福斯、華納、UIP),漸漸在外片翻譯市場有固定量的作品,在銀幕上至今已有五年的翻譯經驗。不過,跟其他入行一、二十年的前輩譯者比起來不算資深,我還一直在學習中,尤其有幾位電影公司的審稿者也教我許多。

既然字幕翻譯可以做到一、二十年,是否表示這其實是個穩定並且得以維持生活的不錯職業?

Sara: 目前美商的院線翻譯包括我可能主要有三位譯者,應該都是專職,沒有兼差。我當初入行比較幸運,卡位算是順利。加上片商發翻不只有本片,有時還會一併發包製作花絮(例如:開眼電影網上「關於導演╱演員」那幾萬字的介紹)、電視上播映約半小時的新片介紹及預告片,並不時接翻獨立片商的電影……等,一旦建立信譽,工作便源源不絕。

 

台灣有許多院線片翻譯都出自您手,能否列舉幾部翻譯作品?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類型?

Sara: 近年作品有《醉後大丈夫1 & 2》、《舞孃俱樂部》、《美味關係》、《慾望城市2》、《2012》、《天使與魔鬼》、《天外奇蹟》、《鷹眼》……等。用導演來分的作品則有《醉》片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的《臨門湊一腳》、喬萊特(Joe Wright)的《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贖罪》、克林伊斯威特的《生死接觸》、《打不倒的勇者》和《經典老爺車》……等。只要有英文腳本,也可以翻外語片:《七日死亡遊戲》(日片)、《非常母親》(韓片)。以上列舉的導演系列我都很喜歡,像最近翻譯《醉後大丈夫2》及該導演其他的電影都讓我覺得很有樂趣,因為可以使用較活潑、較台的詞語(笑)。

中文片名是譯者翻譯的嗎?

Sara: 這是一般大眾常問的問題,也是誤解。就院線片而言,中文片名是電影公司決定的。美商有時也會先確定片中人物的譯名,像是《功夫熊貓》裡的所有角色名稱,發翻時再提供給譯者。影展片則會請譯者建議。

翻譯雖容易入手,但好的譯者卻不多見,就您的豐富經驗,想請教一位好的字幕譯者需具備的條件及其養成方式。

Sara: 專職的字幕譯者需實力強、速度快、極耐操。實力的部分,需中英兼佳,對文字敏感度高,中文表達能力好,若有任何疑慮,不吝惜查詢國語辭典。由於翻譯用語會隨著時代變化,因此也要樂於尋求新知,隨時注意周遭流行用語,以便在合適的電影類型與場景內使用,例如現在「小三」可以取代「第三者」一詞。這部分可看綜藝節目或年輕人寫的人氣部落格來加強。至於粗俗用語(靠、正點、超屌、超殺)或本土化╱台式翻譯(訐譙、嗆聲、剉咧等、好膽嘜走),恰當的使用更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笑點、爆點加乘。不過使用這些用語時要注意幾點:先掌握電影類型再斟酌使用,觀眾取向年輕、電影內容活潑就很適合活潑的流行用語,但時代劇或宮廷劇則不適用,你總不會期待在《王者之聲》中看見「阿娘喂」之類的用語吧。流行用語退潮時則要避免使用。若片商有意將片子發行到台灣以外的地區,本土用語並不適用。我個人會將妙語、詞彙和專業術語做記錄,以供日後翻譯參考。

速度與時間管理也十分重要。美商的影片較趕的從看完影片到截稿有時只有兩三天,自己手上可能同時還有不同的翻譯案,所以必須好好控管時間以免開天窗,影響信譽。此外,字幕譯者因工作繁忙且不定時,有時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會為了跟經常合作的片商建立信任,往往不願意推諉邀案,如此一來,不得不犧牲家庭與朋友聚會,因此要有耐操的心理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全通翻譯 的頭像
    全通翻譯

    全通翻譯/翻譯社

    全通翻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